课程详情 学校简介 学校地址 网上报名
关键词:东莞曼顿ISO顾问机构 东莞资格考试培训学校 东莞ISO培训班
专业提供ISO9000认证咨询服务 |
|
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咨询 ISO9000简介 ISO??国际标准化组织。 TC176??国际标准化组织下属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。 该标准族可帮助组织建立、实施并有效保持质量管理体系,是质量管理体系通用的要求或指南。它不受具体的行业或经济部门的限制,可广泛适用于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,在国内和国际贸易中促进相互理解和信任。 2000版ISO9000族标准包括以下一组密切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核心标准,并等同转化为国家标准;GB/T19000-2000 idt ISO9000:2000《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》表述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,并规定质量管理体系术语。 GB/T19001-2000 idt ISO9001:2000《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》,规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,用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,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。这一标准是最关键标准,是认证审核的依据和其它标准的基础。 GB/T19004-2000 idt ISO9004:2000《质量管理体系 业绩改进指南》,提供考虑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两方面的指南。该标准的目的是促进组织业绩改进和使顾客及其相关方满意。 GB/T19011-2000 idt ISO9011:2000《质量和(或)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》,提供审核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指南。 近几年,全国各地正在大力推行IS09000族标准,开展以IS09000族标准为基础的质量体系咨询和认证。国务院《质量振兴纲》的布,更引起广大企业和质量工作者对IS09000族标准的关心和重视。 根据 IS09000?1给出的定义,IS09000族是指“由ISO/TC176技术委员会制定的 所有国际标准”。那么由ISO/TC176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标准目前有多少众说不一。准确的说法应该是: 由ISO/TC176技术委员会制定并已由ISO (国标准化组织)正式颁布的国际标准有19项,ISO/TC176技术委员会正定还未经ISO颁布的国际标准有7项。对ISO已正式颁布的IS09000族19 项际标准,我国已全部将其等同转化为我国国家标准。 其他还处在标准草案阶段的7项国际标准, 我国也正在跟踪研究,一旦正式颁布,我国将及时将其等同转化为国家准。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应用范围(共分39大类): 1.农业、渔业2.采矿业及采石业 3.食品、饮料和烟草4.纺织品及纺织产品 5.皮革及皮革制品6.木材及木制品 7.纸浆、纸及纸制品8.出版业 9.印刷业10.焦炭及精炼石油制品 11.核燃料12.化学品、化学制品及纤维 13.医药品14.橡胶和塑料制品 15.非金属矿物制品16.混凝土、水泥、石灰、石膏及他 17.基础金属及金属制品18.机械及设备 19.电子、电气及光电设备20.造船 21.航空、航天22.其他运输设备 23.其他未分类的制造业24.废旧物资的回收 25.发电及供电26.气的生产与供给 27.水的生产与供给28.建设 29.批发及零售,汽车、摩托车、个人及家庭用品的修理30.宾馆及餐厅 31.运输、仓储及通讯32.金融、房地产、出租业务 33.信息技术34.科技服务 35.其他服务36.公共行政管理 37.教育38.卫生保健与社会公益事业 39.其他社会服务 推导ISO9000的意义 ISO代表一个国际标准化组织,是一个由多个国家标准机构所组成的国际联盟组织,他们颁布全球公认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。ISO9000族标准即是当前国际国内贸易往来及合作中,被作为相互认可的技术基础和确认质量保证能力的依据。企业推行ISO9000,可以做到:“人人有职责、事事有程序、作业有标准、体系有监督、不良有纠正”。 * 与国际接轨,展示国际公认标志 * 提升企业形象,增强顾客信任 * 提高企业自身管理水平,改善公众关系 * 激励员工士气 * 提高员工的品质意识,建立组织文化 * 减少不良率及顾客投诉 * 保证产品质量,成为其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信道 * 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* 提高顾客满意度及可信度 * 符合市场需求,满足客户对认证的要求 * 增加企业获得优惠信贷和保险政策的机会 * 促进企业良性和长期发展 推行ISO9000的一般步骤 简单地说,推行ISO9000有如下五个必不可少的过程: 知识准备??立法??宣贯??执行??监督、改进 以下是企业推行ISO9000的典型步骤,可以看出,这些步骤中完整地包含了上述五个过程: 企业原有质量体系识别、诊断; 任命管理者代表、组建ISO9000推行组织; 制订目标及激励措施; 各级人员接受必要的管理意识和质量意识训练; ISO9001标准知识培训; 质量体系文件编写(立法); 质量体系文件大面积宣传、培训、发布、试运行; 内审员接受训练; 若干次内部质量体系审核; 在内审基础上的管理者评审; 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和改进; 申请认证 |